1月25日,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其中,
近年来,海口骑楼-外滩文化街区不断进行商业更新和业态优化组合,让历史文化、非遗艺术与商业互动相融合,满足夜食、夜游、夜购、夜娱、夜体、夜品、夜演、夜宿等需求,更聚集了传统老字号、非遗手工技艺等海南地方特色,展示着海口百年来的文化余脉、风土人情及海岛历史丰富内涵,夜间旅游、消费场景人来人往,绘就出一幅生动的城市画卷。
海口湾外滩酒吧一条街霓虹闪烁,市民游客在此休闲、用餐,享受美好时光。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康登淋 摄
3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联合印发通知,公布了第三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海口市成功入选。
近年来,海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深入践行儿童友好城市发展理念,秉持“椰城童心,向阳童行”的建设愿景,持续完善儿童友好政策体系,提升儿童友好公共服务、加强儿童友好权利保障、拓展儿童友好空间场景、优化儿童友好成长环境,致力于打造国际知名、全国示范、民众满意、椰城风范的儿童友好城市,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更加阳光美好的未来。
3月份,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4年全国“四季村晚”主会场和示范展示点名单。其中,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入选2024年全国夏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大背景下,海口施茶村依托火山优质资源,大力发展火山石斛特色产业,深入挖掘火山文化、历史文化、非遗等资源,展现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让乡村“火”起来、乡亲“乐”起来、乡味“浓”起来,走上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开云网站 kaiyun网址乡村振兴、共同致富之路,打造了海南自贸港乡村振兴样板村。
在2024年全国夏季“村晚”施茶村示范点展示活动现场,施茶村村民表演石山民歌《火山谣》。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丽园 通讯员冯惠 摄
5月15日是全国低碳日,生态环境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8部门公布了首批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名单,海口市入选,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市县。
海口市高度重视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且具有良好的基础,近年来,通过编制《海口市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方案》,健全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构建“两核三带、八廊多园”的市域生态保护格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生命线系统的设计标准,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及“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创新建立“湿地+”保护修复模式等举措,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
椰城蓝天白云、空气清新,万绿园满目葱绿、景色宜人,呈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画卷。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鹤 摄
5月份,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揭晓了第十六届“中国钢结构金奖”(第一批)的获奖名单,海口新海滚装码头客运综合枢纽站工程项目脱颖而出,荣获钢结构行业的国家级最高荣誉——“中国钢结构金奖”。
海口新海滚装码头客运综合枢纽站工程项目造型酷似“鲲鹏展翅”,总占地面积9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相当于29座标准足球场的面积,是一座集港口候船、登离船、口岸查验、枢纽商业和交通“零换乘”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港口客滚综合枢纽。
高空俯瞰海口新海滚装码头客运综合枢纽站,犹如一只巨大的“鲲鹏”欲展翅高飞蔚为壮观。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石中华 摄
开云网站 kaiyun网址8月份,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公示了2024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名单,其中,海口入选。
近年来,海口抢抓机遇、加压奋进,全面提升货运枢纽承载能力,全力推进补链强链各项工作,夯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基础,加快建设互联互通、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保障有力的综合货运枢纽体系。
海口秀英港集装箱码头,货轮停靠在泊位上进行有序装卸,一派繁忙景象。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苏弼坤 摄
8月份,国家邮政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国家邮政快递枢纽布局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在全国布局15个左右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海口市榜上有名。
2024年,海口持续推进“快递出海”,鼓励引导企业依托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开通的国际货运航线,提升跨境航空运输能力。上半年,海口国际邮件互换局兼交换站正式运营,进出口邮件可在海口国际邮件交换站直接办理总包通关,实现进出境邮件在海口直封直达,进一步提高了海南自贸港国际邮件的通关效率和寄递时效。
海口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里,工作人员通过CT安检机对出境邮件进行检查。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苏弼坤 摄
8月29日,在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分论坛上,“2024年网络文明国际交流互鉴城市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成果正式发布,50个典型案例脱颖而出。其中,海南省海口市《拓展国际交流渠道 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助力》案例成功入选。
近年来,海口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厚植网络文明底色,积极拓展国际交流渠道,以“网”为桥、以“媒”为介,“外宣内宣”双轮驱动,面向世界讲好海口故事,让世界了解海口、走进海口,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为海口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拓宽资源、注入新动力。
10月份,2024杭州国际人才交流和项目合作大会开幕式上,人社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发布2023年度“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成果,时隔五年,海口再次入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近年来,海口持续探索工作许可创新机制、简化工作手续、畅通流动渠道,优化外籍人才服务管理制度,健全外籍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全力打造海外人才干事兴业的逐梦“栖居地”。
在海口国际人才之家,外籍学员认真聆听主播培训课。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士杰 摄
10月10日,2024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在苏州开幕。海口市入选2024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并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2024重点推介的十个中国体育旅游目的地之一。
近年来,海口秉持“全新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全球化传播”的理念,大力发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休闲运动,努力推动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通过体育赛事活动进商圈、进景区、进乡村旅游点,进一步丰富海口体育旅游新业态。
在碧海蓝天的西海岸,帆影点点,风景如画,帆船帆板运动已经成为海口的一张“城市名片”。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苏弼坤 摄
10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确定并发布新一批26个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其中,海口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
近年来,海口着力优化现代物流产业布局,持续提升内外联通辐射能级,推动快递物流枢纽设施建设提质增效。如今,依托全省首创开通的机场口岸航空国际快件业务通道,海口正统筹推进跨境电商、国际快件“两场合一”的海关监管模式应用,为全市跨境电商、外贸企业、寄递企业与全球贸易往来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运输服务。
在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国际货站,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处理一批由韩国发来的国际货物。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苏弼坤 摄
11月份,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4)入选名单正式发布,海口市琼山区北冲溪社区“书香社区”的“书香润社区 阅读乐人生”治理实践创新案例榜上有名,也是全省唯一入选的案例。
海口北冲溪社区以全民阅读活动为抓手,拓展阅读阵地、创新阅读形式,加强阅读推广,着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阅读矩阵”,用阅读传递温暖与力量,让“书香”成为社区鲜明的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