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硅能·南江2GW高效晶硅光伏组件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5亿元,今年5月正式投产,可直接或间接为社会提供400个就业岗位。
项目生产的产品采用N型TOPCon电池片,提供长达30年质保,产品功率覆盖430-680W,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项目将填补巴中市组件产能空白,充分利用南江县优质光电项目资源,携手巴中市打造国内重要单晶硅及产品生产基地。
“来,戴上安全帽,我们去施工现场看看。”2月21日一早,记者驱车来到南江县东榆工业园,在园区开云网站 kaiyun网址东边一隅,一栋两层楼高的钢结构建筑拔地而起。
“这是三一硅能·南江2GW高效晶硅光伏组件生产基地项目,占地5万平方米,你看到的这栋建筑就是主厂房。”南江县东榆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苏川江介绍,厂房一楼是仓库,用于存放生产出来的光伏组件,二楼则是生产车间。
记者在现场看到,厂房的主体框架基本成型,工人们集中在二楼施工,或搅拌混凝土,或绑扎钢筋,或操控叉车、升降机等机械设备,在各个施工作业面上忙碌着。厂房外的空地上,货车将成捆的钢筋、钢梁卸下,随后,起吊机“挥舞”着大臂,把材料运送至对应的作业点位,方便工人及时组装,节省时间。
“我们从正月初四就正式复工了,目前项目上有150余名工人,20余台机械设备,各项进度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该项目总工周永福一边介绍,一边带着记者来到工地入口的一块展板前,上面写着“施工鱼鳞图”几个字,将各项工程的交付完工时间节点清楚地记录在展板上。其中距离最近的一次为3月份,厂房设备进场。“这是我们在项目初期和政府部门、工业园区一起制定的施工计划,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进行交接验收,确保各个步骤之间衔接紧密。”
光有计划不够,如何细化落实,确保如期完工?该项目负责人王中站给出的答案是,在施工工艺上下功夫。
“区别于混凝土结构的厂房,我们采用的是钢结构主体。”王中站告诉记者,这种搭建工艺不仅节约人工成本,也缩短了施工周期。以该项目厂房为例,相较于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结构主体搭建能节省时间2—3个月。
不仅如此,记者了解到,该项目里所有用于厂房搭建的钢柱、钢梁,都暗开云官方 kaiyun官方网藏玄机。
“这些钢材都是定制的,运送到项目工地后,由起吊机将钢柱、钢梁吊起,放置到对应的位置,工人们已提前预埋安装了相关的零部件固定底座。随后,只需要用强力螺栓进行拼接固定,部分加以焊接加固就能完成搭建,非常省时。”王中站解释说,定制的钢材就好像小朋友玩的积木,每块都能找到对应的“搭档”,依次拼接固定就行,“通常来说,搭建固定一节钢柱需要30分钟,一根钢梁需要45分钟,按照我们厂房的规模面积,整体完工需要2个月。”
进度再提速。2024年12月,项目开始搭建钢结构厂房主体,45天后,就迎来了完工的消息,比原计划提前了半个月。
“在预期范围内。”面对这个结果,王中站并不意外,他告诉记者,之所以能提前完成施工,是因为他们在钢材生产前端还多了一个步骤。
“我们安排了2名专职协调员,全程在钢材定制生产厂家蹲守。”王中站道出了缘由,协调员清楚地掌握项目具体的建设时间节点,以及需要建材的定制数据,可以起到监督和催货的作用,“通过协调员与厂家直接沟通,并及时盯货发货,让建材及时发货到位,与施工实现无缝衔接,最大程度节约时间成本。”
如今,项目正有序推进屋面吊顶、防火涂料喷刷等施工作业,将在5月正式投产。“接下来,我们还将在南江县陆续开展分布式光伏、集中式光伏、风电场等项目,助力南江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百亿级产业集群。”王中站说。
该项目是南江加快风、光、储、用等新能源产业链和核心装备技术的全新布局,标志着南江在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百亿级产业集群上迈出关键一步。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聚焦项目早投产、早见效和建设中的各个环节,组建工作专班,提供办公场所,提升要素保障,确保落地项目“无障碍”推进。推动分布式发电、屋顶光伏发电、联网储能等关联产业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全要素、全链条、全周期的产业新生态。
我是南江人,之前一直在外地打工,去年回乡后来到这个项目,负责地坪、墙面结构等施工工作。现在不仅每天可以回家,照顾家人,还能在家门口就业,我很满足。(记者 陈秋吉 巴中观察 施皓文 马帼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