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5月25日,2024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在济南召开。此次大会以“向‘智’求‘新’、产业融合,谱写钢结构建筑节能低碳新篇章”为主题,号召加快钢结构产业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培育和形成城乡建设领域新质生产力做出应有贡献。
大会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主办,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kaiyun网页版 kaiyun入口聚鑫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山东省钢结构行业协会联合承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二级巡视员吴路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总工程师张峰,山东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润晓,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郝际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总工程师、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宜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为民、中国建筑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毛志兵、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夏农、中国钢结构协会秘书长李庆伟,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秘书长、建筑钢结构分会会长孙晓彦,山东省钢结构行业协会会长周学军以及各地市建设主管部门领导,行业专家学者、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各地市相关行业协会同仁及相关企业代表逾600人参与了本届行业盛会。
夏农在致辞时表示,钢结构住宅一定是能够加快发展的朝阳产业。在今后钢结构住宅发展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而机遇大于挑战,并希望钢结构住宅产业链相关企业善于发现机遇、把握机遇,在为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加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和良性循环。
山钢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解旗在发表致辞时表示,山钢集团始终高度重视装配式建筑用钢的应用衔接,仅在型钢领域就主持参与制定了10多项技术标准,特别是在高强、高韧、抗震、耐低温、耐火、耐候等建筑结构用钢方面走在了前列,并始终致力于为钢结构建筑绿色化、安全化、轻量化提供高性能钢铁材料。
他强调,着眼于“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特别是站在中国宝武战略投资山钢的新起点上,山钢集团将充分依托宝武管理、技术、人才等资源优势,固底板、锻长板、补短板,着力培育型钢、厚板、优特钢等特色优势战略产品,全力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钢铁精品基地。
山钢集团副总裁王向东表示,山钢集团将进一步促进钢铁产业和建筑钢结构产业的深入融合,为建筑钢结构产业生产绿色、低碳,更有生命力和有竞争力的产品。
会上还总结了我国建筑钢结构行业过去一年的取得的新进展。一是钢结构产量稳中有升。2023年建筑钢结构和桥梁钢结构的生产、制造产量,据初步统计约为9560万吨,与上一年相比钢结构产量增长3.9%,在新开工程项目和新建建筑面积下降趋势下,钢结构建筑保持低水平增长,得益于加大投资消费政策的引领,推广装配式建筑力度不减,新建、在建的钢结构建筑比例提升。
二是钢结构产值同比略增。2023年完成钢结构产值为9655亿元,与上年保持低水平增长。尽管钢结构产量有增加,但由于钢材价格波动不大,钢结构构件制作、安装价格变化不大,钢结构属于工程结构专业承包,在建筑总造价中占为17~18%。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不大。
三是钢结构产值提升空间较大。2023年,全国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1.59万亿元,同比增长5.8%。全年建筑业增加值8.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1%,增速同比提高2.5%。全国完成竣工产值13.75万亿元,同比增长3.8%。钢结构产值占建筑业总产值为3.15%,钢结构建筑比重还有提升空间。
四是在建钢结构建筑面积有增长。2023年,据抽样kaiyun网页版 kaiyun入口统计,钢结构建筑工程建安平均造价为6100元/㎡,在建钢结构建筑面积约5.3亿㎡,占当年在建建筑面积151.34亿㎡的3.5%,占当年在建房屋建筑面积83.8亿㎡的6.3%。完成的钢结构建筑总产值约3.23万亿元,占当年建筑业总产值的10.2%。
从钢结构应用领域来看,2023年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采集当年竣工的钢结构重点工程数据,建筑钢结构应用分布情况是:超高层建筑、写字楼占22%;文化体育场馆占24%;会展中心、购物中心占10%、车站、航站楼项目占8%;钢结构学校、医院占6%,钢结构住宅占1%;工业厂房、仓储占18%,钢结构桥梁(市政)占11%。
五是钢结构产业力量不断壮大。截至2023年底,全国具有一级钢结构专业承包资质企业3045家,二级以下钢结构专业资质的企业2万余家,钢结构专业技术、管理和施工从业人员达330万人,占建筑业从业人员。其中钢结构生产企业数量较多的省份有:江苏、山东、浙江、安徽等地。
此外,过去的一年,钢结构行业科技创新成果丰硕,钢结构行业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带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和迭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