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合肥全面启动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156个重点项目签约落地,获得融资101亿元,撬动总投资1196亿元,万亿合肥全面开挂。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脉,科创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加持,合肥全面启动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创投城市计划”,新增总行级科创金融中心9家。
据数据统计,2023年,合肥精准对接产业项目580多个,156个重点产业链项目签约落地,共计获得融资支持101亿元,撬动总投资1196亿元。
2022年11月,合肥获批建设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这是我省历史上首个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标志着合肥金融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当时与合肥一起“获批”建设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城市还有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和嘉兴市,其中合肥的目标是,在5年时间内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
今年1月28日,2023年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正式发布。在2023年中国城市科技创新排名中,合肥首次跻身“全国十强”。
据悉,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前十的中国城市依次为北京、深圳、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广州、天津、武汉、合肥。
十强城市中,合肥排名近5年稳步提升,首次进入全国十强。而在创新资源排名指标方面,合肥仅次于北京和深圳,位列全国第三。
在最新出炉的2023年全国GDP榜单中,合肥也是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以12673.8亿位列全国第20名。
此次榜单最大的变化在于,泉州排名连续下跌两位,跌出全国前20。而合肥、济南均上升了一个位次,分别位居第20、第19名。
2023年合肥GDP增速5.8%,高于全国0.6个开云官方 kaiyun官方网百分点,放眼全国共15个城市跑赢或持平于“全国线”。
这其中,郑州增速最高,同比增长7.4%;济南、重庆并列第二,增速均为6.1%。
从细分来看,工业也是合肥经济合肥经济保持高增长的kaiyun网页版 kaiyun入口关键,工业同比增速达10.6%,创21个月来新高。
这其中包括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汽车产业链贡献,产值超1700亿元,同比涨54.6%。
据业内人士分析,合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合肥模式”,即地方政府投资与民营企业相结合的做法。
合肥模式吸引了科大讯飞、安科生物、比亚迪等一大领军企业,并培育出了高端制造业、电动汽车、生物科技和半导体等产业。
合肥2024年将引入首店、旗舰店100家左右,建成山姆会员店、银泰inPARK、杉杉名品小镇、新粮仓KUKU PARK、包河万象汇等20个项目,新建改造特色商业街6个、旅游休闲街区2个。
2024年预计开通运营4号线号线一期,开通后将进一步拉近肥西、长丰、北城与合肥市区的距离。
合肥首个市区低运量轨道交通L1线月份启动招标,建成后将加强新站组团内部的交通联系。
此外,方兴大道东延、合肥西站建设、肥东县火车站、北城站扩建、下穿巢湖隧道、新桥机场改建等工程都将在今年如火如荼进行。
2024年,合肥还将全面改造110个老旧小区,相关的设计招标工作即将启动。
2024年合肥将扩大城市更新范围,重点将园博小镇、卫岗王卫、大铺头片区打造成为亮点示范工程,启动周谷堆片区、仰光片区、四里河左岸片区、龙高照片区等项目招标或改造。
2024年合肥将有一大批新建中小学项目投入使用,包括合肥一中淝河校区、合肥八中运河新城校区、长丰县双墩镇长乐路小学、长丰县双墩镇长乐路中学、长丰县双墩镇博文路小学、长丰县双凤镇凤庆路中学等。
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新区和合肥市中医院、合肥市妇幼保健院和市口腔医院滨湖分院、国家消化系统癌症区域医疗中心等一批新建医院计划于2024年投入使用。
安徽百戏城、合肥美术馆、合肥市中心图书馆等一批项目计划于2024年完成验收并投入使用。合肥新野生动物园、肥东白马山植物园等也力争在今年内开工。
新东方、巨弓科技、工业元宇宙、盈科视控、纳斯达克上市企业ACG、维视眼科等又一轮总部项目落户合肥,合肥力争到2025年总部数量超过1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