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始鸣,万物生长。3月11日,在河南正鸿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鸿钢构”)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数据飞奔,工人正在加紧赶制订单,一派繁忙的景象。
“我公司主要生产新材料、钢结构墙体、装配式建筑等各类型材。”正鸿钢构总经理刘正介绍,建房从最开始挖洞筑窑,到20世纪50年代的砖混结构、90年代的钢筋混凝土,直到现在的钢结构,绿色建筑已然成为最“流行”的建筑模式。
绿色源于环保。首先,钢结构的生产过程相对于传统建筑材料来说,过程简单,能耗低、排放少,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其次,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性好、使用寿命长和可循环利用的特点。在拆除或改造时,钢材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避免了大量的废弃物产生。此外,钢结构的施kaiyun网页版 kaiyun入口工速度较快,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干扰。钢结构的构件还可以在工厂预制,运输到现场后再进行组装,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正鸿钢构主动识变求变应变,及时推出3条完整的钢结构生产线,配备先进的智能数控加工设备及各类型材自动化流水线生产设备,聚力研发高效节能、抗震性能好、环保低碳的重、轻型钢结构建筑的加工制造和深度优化。目前,该公司钢结构产品年产量已达2.5万吨,已具备了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二级和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二级的建筑业企业行业资质。
为了多层面、多角度发展装配式建筑行业,正鸿钢构还配备了先进的智能数控加工设备,与长安大学冷弯型钢结构研究中心建立长期战略合作,现已具备重、轻型钢结构件的加工制造和自主研发能力。
下好“先手棋”,练就“撒手锏”。目前,该公司生产的高性能环保节能钢结构产品,材料回收率已达100%,就连产品使用的高效节能框架,在首次节能基础上还可以再次节能50%左右,全面推动了建材领域的“绿色变革”。在“专精特新”方面,该公司拥有18项知识产权,包含3项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
2023年,该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4.19%,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14%,利润同比增长21.79%。
为了降低人工成本,应对增加的业务量,提高产能和质量,刘正表示,2024年,公司将对生产车间实施钢结构生产线升级改造,降低报废件或不达标件的产生,预计将新增产量3000吨。此外,为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公司还将新增智能设备及生产线,包括冷轧成型机、电液伺服数控折弯机、智能大功率激光切割机、智能焊接机器人、智能数控C型钢条成型机器等多条智能化生产线余万元。